查看原文
其他

海洋科普 | 台风名字的由来


近日,全球风王“山竹”接连登陆菲律宾和中国,成为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目前,“山竹”已导致菲律宾至少64人丧命,中国也有4人死亡


50米分辨率高分四号卫星图(拍摄时间:9月14日)

台风作恶被除名 受害国有发言权

台风名字的由来

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20世纪前叶,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这是台风第一次有了名字。

1945年,在西北太平洋地区,人们开始用人名来命名台风。由于缺乏组织和沟通,同一个台风往往被周边国家起了好几个名字。名称混乱使得发布的预警信息也变得模糊。

中国气象网 图

1997年,台风委员会第30次年度会议认为,亚洲风格的名字更能使人们对台风提高警惕,提高警告效用,因此建议设定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命名制度。2000年1月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热带气旋命名表正式启用。


目前台风的命名规则开始执行,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的14个国家或地区,各提供10个名字,一共140个名字组成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循环使用。不过,在台风命名表上的名字并不是“终身制”,一旦台风作恶多端或太有个性,就会在命名表上被除名。

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处的亚太地区14个成员国或地区提供


只要符合原则,取名全凭爱好

各成员提交或后期替补的名称都需遵守几项基本原则。

每个名称不能超过9个英文字母,这是为了避免发布预警信息时单词太过复杂;名称要容易发音;不能在各成员使用的语言、宗教、习俗中带有不良含义;选取的名称应得到台风委员会全体成员的认可。

只要符合这几项基本原则,取什么名字全凭各成员喜好了。比如中国喜用“悟空”“杜鹃”等神话和花类名称;香港爱用“珊珊”“玲玲”等女孩儿的名字;韩国常常选择“飞燕”“浣熊”等动物名称,当然,还有喜爱用水果命名的泰国。

富有亚洲特色的台风名称  中国气象网 图


台风到底怎么被除名呢?一般来说,除名申请由台风受害国在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年会上提出,通过审议后即被弃用,次年年会上将公布台风命名国提交的新的替补名字。

截至2016年台风家族累计开除了近30个不怎么优秀的台风


但是台风委员会并没有对特别严重灾害的标准做具体界定,主要根据受影响成员国或地区提供的灾情资料来讨论决定是否将一个台风名称除名。中央气象台台风专家张东认为,灾害主要是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两方面来看,以官方统计数据为准。

造成严重损失的台风 被除名可能性较大

台风“山竹”就有一位“前任”。

2006年第21号超强台风“榴莲”在菲律宾造成数百人死亡,成为菲律宾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因此,菲律宾在当年召开的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提出将“榴莲”除名。
与此同时,提供“榴莲”名称的泰国则须在第二年召开的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提交新的名称,“山竹”便由此而来。

2017年中央气象台面向公众为台风征名也是如此。2016年第22号超强台风“海马”在菲律宾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台风委员会第49次年度会议决定将其除名,并由提供“海马”名称的中国提交新的名字以补空缺。

被除名台风统计

(截止2016年)

  2001年

  0126画眉:

  高中地理教科书告诉我们,受制于科氏力,热带气旋的形成地点总在北纬5度以北。然而大自然总有各种恼人的例外等待着人们。画眉即是一例,形成于北纬1.4度,成为有史以来最靠近赤道的热带气旋(不过这个记录在三年后即被打破,2004年印度洋的旋风Agni把这个记录刷新至北纬0.7度)。此外,画眉还是有纪录以来第一个直袭新加坡的热带气旋,压根不知台风为何物的新加坡人对其不知所措,在画眉登陆的头两天,新加坡当地新闻甚至只字不提台风,而只是将其轻描淡写为普通的季风影响。画眉除名后被“琵琶”取代。

  2002年

  0206查特安:

  查特安是个远洋转向台风,除名原因是其在密克罗尼西亚造成了罕见的灾害。其中,楚克岛受灾最为严重,有47人死于因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查特安退役后由“麦德姆”取代。

  0216鹿莎:

  朝鲜半岛被日本列岛、琉球岛链包裹于东北亚内侧,较少受台风的正面袭击,而一旦发生,则往往带来严重灾害。鹿莎以台风的强度(12~13级,类似麦莎)直袭韩国,其在全罗南道登陆时的强度若放在中国或许并不出众,但对于韩国来说,却是1959年莎拉之后袭击韩国的最强台风(不过这个头衔一年后就被鸣蝉夺走了)。鹿莎带来的狂风暴雨在韩国夺走了213人的生命,还有33人失踪,经济损失无法估量,在韩国历史上非常罕见。鹿莎被除名后,由”鹦鹉“代替。

  0226凤仙:

  凤仙是百年来袭击关岛第三强热带气旋,正面穿越关岛时强度可能与06年桑美相当或略弱。在凤仙的吹袭下,关岛全岛电力瘫痪,一千三百座房屋被完全摧毁,经济损失达到惊人的七亿美元。当然,由于防护措施得当,关岛仅有一人死亡,103人受伤。凤仙被除名后,由“红霞”代替。

  2003年

  0301欣欣:

  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在我国人民喜迎春节、神州大地一派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之际,有个名叫欣欣的热带气旋生于几千公里外的深海,她孱弱而友好地向密克罗尼西亚招了招手,一周后便消失在冬日寒冷的大洋中,默默无闻而无公害。然而,老东家香港天文台却突然嫌其名字“没有代表性”,主动提出将“欣欣”更换为“白海豚”(这个名字就有代表性?),于是台风委员会就准了……

  0307伊布都:

  伊布都是本世纪初热带气旋袭击华南密集期的代表。穿菲律宾吕宋、登陆广东阳江,在菲律宾和中国分别造成22人和超过30人死亡,粤桂两省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伊布都退役后由“莫拉菲”代替。值得一提的是,诞生于09年的莫拉菲同样登陆广东,是03年杜鹃台风之后对珠三角地区影响最大的台风。

  0314鸣蝉:

  还未从鹿莎的阴影中走出来,韩国历史上最强台风之一鸣蝉又接踵而至。台风鸣蝉在釜山西部登陆时,当地记录到51.1m/s(16级)的平均风速和60.0m/s(17级)的阵风,均为韩国自190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之最,而实测954.0hpa的海平面气压也仅次于1959年在同一地点登陆的台风莎拉(951.5hpa)。(它俩的登陆强度与04年登陆浙江的云娜台风类似或略强)。旧伤未愈,再遭重创,韩国全国有132人死于非命,经济损失达到创纪录的41亿美元,釜山港遭受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破坏。当然,比起44年前夺走948条人命的莎拉,鸣蝉已手下留情了。

  值得一提的是,鸣蝉在进入东海前穿越日本宫古岛时,强度达到鼎盛,是一个标准的五级台风(据萨菲尔-辛普森分级法。五级台风的风力远超17级,比中国气象局的超强台风级别更强上一个档次),宫古岛气象站测得912.0hpa的海平面气压,这在二战后全亚洲陆地实测气压排名中位列第三。巧合的是,排名第二的正是1959年的莎拉,同样是在宫古岛,908.1hpa。鸣蝉被除名后,由“彩虹”替代。

  2004年

  0401苏特:

  苏特被除名,缘由其重创了太平洋上的雅浦岛。它以巅峰强度(平均风力约17级)毁坏了岛上90%的建筑,造成一千四百万美元的经济损失。万幸的是,由于防御措施得当,没有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苏特被除名后,由“银河”代替。

  0408婷婷:

  前有欣欣,后有婷婷。好一对连名字都押韵的难姐难妹,造化弄人。除名原因参见03年欣欣,不解释。至于替补名字“狮子山”,台风狮子山……

  0414云娜:

  强台风云娜登陆浙江当晚,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的秦大河院士出现在CCTV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中,亲自发布台风紧急警报,这是中国气象史上极为罕见的一幕,须知两年后强度更强的台风桑美登陆时亦无此“殊荣”。云娜在浙江造成188人死亡和失踪,多数人死于强降水诱发的地质灾害。它作为9711之后对浙江破坏最严重的台风,理所当然地被除名。其名字被“凡亚比”代替(后者于2010年被再次除名)。

  但云娜这个名字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其标志着浙江乃至中国大陆真正确立了“生命至上”及“转移避险”的防台宗旨,“以人为本”的理念彻底代替了”誓与大堤共存亡”的抗台思路。从9417的海侵温州,到9711后标准海塘的大干快上,再到云娜,浙江花了几乎十年的时间使防台抗台能力有了本质的提升。04年之后,浙江成功防御了麦莎、韦帕、罗莎、海葵,甚至还有强度与云娜类似的卡努。上述台风造成的人员死亡数加起来也远不及云娜。当然,面对五十年一遇、更为强大的桑美,人们依然有很多功课要做。

  2005年

  0509麦莎:

  麦莎被除名并不如云娜那样名正言顺,虽然其对浙江、上海、江苏等地造成了较大的经济破坏,但由于其登陆时强度较弱、防御措施得当,人员伤亡情况得以大大减轻。当然,麦莎进京记一波三折,也算给首都人民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麦莎被除名后由“帕卡”代替。

  0514彩蝶:

  彩蝶以其巨大的环流为日本带来了强降水,导致27人死亡失踪,经济损失超5亿美元。其退役后名字由“杜苏芮”代替。

  0519龙王:

  在新世纪,一座省会城市是否会因台风而瘫痪?龙王给出了答案。小巧的环流,深秋冷空气的配合,让龙王水淹福州真实上演。因强降雨引发山洪和内涝,福州几乎全城被淹,最深处达5米。公共交通和铁路全部瘫痪,供电供水中断数日。尤其令人心痛的是,武警福州指挥学校训练基地遭山洪袭击,85位武警学员死亡失踪,而福州城内亦有数十人因内涝丧命。类似的情景在07年罗莎肆虐时的杭州、13年菲特侵袭下的余姚轮番上演,虽然后两者人员伤亡轻于龙王,但造成的重大损失依然值得我们深思:现代大城市应如何应对秋季台风倒槽暴雨可能造成的城市瘫痪和城市机能丧失?龙王退役后,名字由“海葵”代替。后者于2012年登陆浙北,造成一定破坏。

  2006年

  0601珍珠:

  珍珠在穿过菲律宾后在南海加强为4级台风(约17级上限),这在5月台风中极为罕见,而之后登陆闽粤交界横扫中国东部的壮举更是令人侧目。然而真正使它被除名的,是南海海难。由于越南当局对珍珠的路径预报失误,使得十余艘越南渔船在南海遇险,超过两百名渔民死亡失踪。此外,珍珠还在菲律宾夺走了三十多人的性命,在中国大陆亦有超过10人死亡。珍珠退役后,名字由“三巴”代替。

  0604碧利斯:

  强度弱,环流大,典型季风低压的性质,碧利斯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台”——它在穿过台湾、登陆中国大陆后停滞少动,为福建、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带来了持续性强降水,造成重大洪涝灾害。而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地方政府存在的瞒报死亡人数的行为又令这一场天灾盖上了人祸的阴影。据民政部报告,碧利斯共造成南方各省848人死亡、失踪,是中国1994年至今死亡人数最多的台风灾害,除名是顺理成章的事。碧利斯除名后,由马力斯代替。

  0608桑美:

  霞关,沙埕,马站,严防死守,众志成城,而桑美用它子弹般的身躯和恐怖的台风眼证明了如今的中国在这种强度的热带气旋面前仍旧不堪一击。不单是中国,似乎全世界都没能找出应对桑美们的灵丹妙药。桑美实在是太强了,建国以来或许只有7314号台风在海南琼海的狂风能盖过它。从危房中撤离躲进最坚固的砖混小楼,从外海加足马力驶回最熟悉的避风港,都无法抵御毁灭和死亡。桑美登陆强度与著名的5612号台风相当,是中国大陆五十多年来登陆的最强台风之一,仅次于7314号台风。浙闽两省超过500人遇难,多数死于风毁和海难。福鼎市沙埕港内避风渔船竟有952艘沉没,两百至三百名渔民死亡失踪,为世所罕见的避风港海难。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的桑美“一世”在东海停滞后转向,给浙江东北部带来了严重的雨灾和潮灾。桑美终其二世,均给浙江带来严重灾难。除名后,由山神接替。

  0616象神:

  2006年的象神以四级台风(约16~17级)的强度登陆菲律宾吕宋南部,并正面袭击了首都所在的大马尼拉地区,造成菲律宾197人死亡。而后,象神又以三级台风(15-16级)的强度袭击了越南岘港,致死71人,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象神终其二世,均劣迹斑斑。2000年象神“一世”在袭击台湾期间,新加坡航空006号航班在台北中正机场起飞时于狂风暴雨中误入一条正在维修的跑道,飞机与跑道上机械设备碰撞后爆炸起火,造成83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死亡。象神被除名后,由“丽琵”代替。

  0622榴莲:

  2006年的菲律宾祸不单行。象神刚走,榴莲又至,且路径与象神出奇相似,强度却更强,其在东部城市比拉克附近登陆时,实测海平面气压达934.6hpa。榴莲以三至四级台风的强度横扫菲律宾中部,强降水导致地质灾害频发,山崩、火山泥倾斜比比皆是,1266人死亡失踪。而榴莲在越南亦夺走了80多人的生命。榴莲被除名后,以山竹替代。

  2009年

  0908莫拉克:

  相对而言,台湾防灾体系较为完备,防台经验丰富,且因地形庇佑,风灾、潮灾相对较小(北台湾除外),但降雨量往往能令人瞠目结舌,故而雨灾频发。而2009年的莫拉克则将雨灾的恐怖表现到了极致——全台多个站点雨量破百年记录,其中屏东县尾寮山单日雨量竟达1403毫米,阿里山两日雨量超2300毫米!(作为对照,大陆江南地区城市的一年总降水量也不过1300~2000毫米左右。而大陆日降水量的历史记录是1975年河南驻马店沁阳林庄的1005.4毫米,强降水导致石漫滩水库等六十余个水库溃决,超10万人死亡)远超历史记录的降水量引发了台湾现代史上最为惨痛的八八水灾——全台699人死亡失踪,其中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遭泥石流灭村,474人惨遭活埋。人员伤亡之惨重,为台湾百年来风灾史所未有。八八水灾还间接导致台湾当局刘兆玄内阁的总辞。莫拉克退役后,由“艾莎尼”代替。

  0916凯萨娜:

  2009年于菲律宾而言又是一个灾年。凯萨娜以并不出众的强度登陆吕宋后为首都地区带来了强降水。马尼拉6小时降雨量达341毫米(特大暴雨级),为1967年以来之最。强降水导致菲律宾500多人死亡失踪。凯萨娜离开菲律宾后在南海重新增强并登陆中南半岛,越南、柬埔寨也有上百人死亡。凯萨娜除名后,由“蔷琵”代替

  0917芭玛:

  凯萨娜过后仅一周,芭玛又接踵而至,且由于藤原效应,芭玛路径曲折复杂,三次登陆吕宋、折回、打转,最后西行登陆海南岛与越南。而芭玛的反复折腾也给菲律宾本已十分脆弱的防灾体系雪上加霜,全国共有480多人因暴雨洪涝丧生。芭玛被除名后,由“烟花”代替

  2010年

  1011凡亚比:

  凡亚比是04年云娜退役后的替补名字,因此这是第一个替补台风名字被除名的案例。凡亚比在广东省引发了近年来罕见的短时间强降水,9月21日多个站点的12小时降水量超百年一遇,强降水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广东全省100人死亡,61人失踪,为近年来所罕见。此外,凡亚比在台湾也造成了一定灾害。凡亚比退役后,由“雷伊”替代。

  2011年

  1121天鹰:

  天鹰的强度非常弱,按中央气象台的数据仅有10级风力,然而制造降水的能力却出奇地强。其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登陆后,山洪、泥石流、崩塌接踵而至,导致1257人死亡,85人失踪。天鹰因其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而被除名,由“天鸽”代替。

  2012年

  1224宝霞:

  又是菲律宾。只是这次不是“水台”,而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顶级台风——五级台风(美国联合警报中心定强为145kt,远超17级,强于桑美)。同时,宝霞还是有史以来纬度最低的五级台风。菲律宾历史上不乏五级台风侵袭,但多数登陆北部人口稀少的吕宋沿海,且吕宋高山对台风强度削减作用明显,破坏相对较小。而棉兰老岛纬度低,五级台风少见,人口相对密集,宝霞为登陆点附近带来了巨大破坏,既有中心附近荡然无存的风毁,也有星罗棋布的山洪泥石流灾害。菲律宾全国共1067人死亡,834人失踪,多数集中在棉兰老岛。这是菲律宾连续两年因台风灾害死亡超过1000人,也是七年来的第四次。宝霞的替代名字将在今年的会议上宣布。

  有意思的是,宝霞的“前两世”(2000年、2006年)都是一个孱弱的热带气旋,最大风力均不足12级,且均与“两世”桑美同时存在,均因藤原效应而被两世桑美“摧残致死”。桑美被除名后,宝霞第三世一跃成为当年最强台风之一,颇有咸鱼翻身之意。

  2013年

  1301清松(确定除名):

  清松本默默无闻,被除名的原因却是“名字太吓人”,因其英文发音“Sonamu”酷似海啸的发音”Tsunami”而引起了马来西亚沿海民众的恐慌,故由马来西亚当局提议申请将其除名,成为继欣欣、婷婷之后第三个“纯技术性除名”的热带气旋。其替代名字将在今年的会议上宣布。

  1311尤特(未确定是否除名):

  尤特是近年来对广东造成最大破坏的热带气旋之一。在西南季风的支援下,尤特登陆后从广西掉头回到广东,并徘徊四日之久,期间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结构,从而为粤西到粤东的广东全境带来创纪录的强降水,惠州局地过程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潮汕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京广线中断,至少52人在尤特造成的灾害中死亡或失踪。

  1323菲特(未确定是否除名):

  菲特是1949年以来10月登陆中国大陆的最强热带气旋。由于登陆时强度强,加上深秋背景气压较高,气压梯度大,登陆点附近出现令人瞠目的风速,浙江几项风速记录均被其打破。而真正令菲特载入史册的是其北侧倒槽在浙江北部制造的破纪录的特大暴雨,浙江全境有多个国家级站点的日降水量记录被打破,浙江的日面雨量纪录由1962年9月6日的109mm刷新至2013年10月7日的149mm,而过程面雨量亦位列历史第三位。作为浙北降水中心的余姚被大水围城数日,城市完全瘫痪。仅宁波一市的经济损失就超过270亿元,成为有史以来浙江经济损失最为惨重的热带气旋。

  1330海燕(确定除名):

  还是菲律宾。不过,这回的主角是海燕自己。全世界气象工作者、气象爱好者都在2013年11月8日这一天目睹了这个星球上最不可思议的神迹。亚太各大气象机构均给出了封顶最高或有史以来最高强度。事实上,以下任一一项都能成为海燕被除名的理由——有纪录以来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之一、卫星分析(德沃夏克分析法)广泛应用以来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有纪录以来全球登陆时最强的热带气旋、菲律宾死亡失踪近万人、西北太平洋1975年以来致死人数最多的热带气旋……全最强力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

  如果说一年前的宝霞是一个标准的五级台风,那么海燕就是五级台风中的极品。它在菲律宾东萨马省、莱特省的致灾形式很好地诠释了自身,仅举一例:在完全没有天文大潮帮衬的情况下,海燕毫不费力地将海平面在极短时间内提升三至五米并淹没沿岸所有城镇,酿成西北太平洋地区史上最强的风暴潮(或许没有之一),莱特省省会塔克洛班市毁城。据菲律宾官方统计,海燕共造成6201人死亡,1785人失踪,房屋毁坏倒塌超过120万套。而非官方的统计数字更为夸张。无论如何,这场菲律宾历史上损失最惨重的风灾应当与台风之王海燕一起被世人永远铭记。海燕的代替名字将在今年的会议上宣布。

因影响中国而除名的台风每年不到一个

据统计,截至2017年,共有36个台风名称被永久除名,平均每年2.25个。其中,因给中国或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带来灾害而被除名的台风有13个,平均每年0.81个。


除了破坏性大导致除名,也有一些台风名称因为其他原因而停用,多为宗教、传统习俗或文化原因。如朝鲜提供的台风名称“清松”,因英文名“Sonamu”发音近似海啸(Tsunami),容易引起恐慌而除名;中国香港提供的两个台风名称“欣欣”、“婷婷”因识别度不够高而退役等。


目前由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台风名称中,已有“龙王”、“海燕”、“海马”三个被除名,原因均为造成重大灾害。其中1330号台风“海燕”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的最强台风,导致菲律宾6201人伤亡,1885人失踪。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新京报、澎湃、海洋知圈等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中心网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